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

   

期刊名称:江苏社会科学

创刊时间: 1990年7月

主管主办单位:

 江苏省社科联

出版单位: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副主(主持工作): 吴 玲

刊  期: 双月刊

CN:32-1312/C

ISSN:1003-8671

♦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

♦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国家百强报刊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访问量:480468
日访问量:17

  • 江苏经济波动的成因及其对策

    薛家骥

    <正> 1989年江苏经济过大的起伏波动是一个信号,它表明江苏经济的发展已处于一个紧迫的转折关头.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才意识到的,但没有目前这样的紧迫感.我们历史地看问题,江苏过去以总量增长为主的发展方式,特别是在发展城市工业的同时,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力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发展以农村工业为主的非农产业,依靠地方的积极性,自力更生地发展县区经济.形成了在规模结构上以中小为主、在要素结构上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生产结构上以加工工业为主、在所有制结构上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格局.这在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过程中,有它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种增长模式曾大大

    1991年02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划与市场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姚诚

    <正>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能不能实现有机结合,其关健在于承认不承认计划经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都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能不能自觉地以价值规律为二者结合的不可动摇的客观依据.一、价值规律的本质内容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包含着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内容:一是在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地方必然存在价值规律并起作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要受到价值规

    1991年02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政策的选择与经济体制改革

    金晓瑜

    <正> 90年代特别是"八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向,对于中国的经济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而9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向,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政策的择定.因此,研究和分析90年代中国经济政策该如何进行选择,是一项急迫而又重要的任务.一、关于当前经济政策择定中的现实出发点的几种不同观点

    1991年02期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年来我国出现财政赤字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王开国,沈志强

    <正> 自1979年以来,按我国传统口径计算,财政已有10年出现了赤字,仅一年有盈余,累计赤字额达750多亿元.如按西方以全部公共部门的统一口径来计算,我国已连续11年出现了赤字,累计已达2000多亿元.就目前情况看,财政赤字很可能仍将继续存在下去.面对着年复一年的财政赤字,人们对它产生的原因作了种种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一、对理论界关于我国近年来产生财政赤字原因分析的看法理论界对我国近年来出现财政赤字原因有多种看法,第一种着法认为:1.扩权让利是产生财政赤字的原因之一.他们认为由于预算外资金逐渐扩大,国家预算支配的收入逐渐下降,但支出却难以等比例下降,致使财政连年出现赤字.2.支出结构不合理,效益低下也是财政出现连年赤字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主要表现在:(1)经济建设支出一味压缩,行政事业费支出又过量地挤占,造成该保的产业保不上

    1991年02期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代中国经济转轨与现存二元经济结构

    王翔

    <正> 我们讨论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不可不注意中国的国情,而近代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正是构成中国国情的最重要的内容.如果我们更深一层来考虑,就会发现当今的中国经济,仍然带有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的特征,当前的一些经济现象和面临问题,有不少正是植根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土壤之中.显然,研究近代中国经济转轨的内涵、变化、相互关系及其转换机制,这对于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必定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历史借鉴.

    1991年02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江苏乡镇工业产业结构宏观调控的研究

    蔡秋明,黄耀中,施福元

    <正> 调整乡镇工业产业结构,要涉及到产品、行业、技术、组织等结构,要涉及到产品、行业、技术、组织等结构的优化问题,这是一项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的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分析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全面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和预测未来市场变化大体趋势的基础上.确定产业结构的期望目标;在分析乡镇工业企业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可行的宏观调

    1991年02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沿海开放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考察与战略构想

    肖文涛

    <正> 在过去1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东部沿海逐步形成了一条由南而北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带.1979年国务院把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开辟为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对外开放北海、湛江、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天津、秦皇岛、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和海南岛,并在上述开放城市中相继建立了十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至1988年又先后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以及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对外开放区.1983年初国务院宣布把海南岛改制为海南省,并把它确定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这样,就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

    1991年02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江苏国民经济

    盛铎

    <正> 最近两年,江苏的经济生活也和全国一样,经历了从膨胀到紧缩的过程,各种经济现象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正确认识经济形势,坚持"治理、整顿、深化"这一大政方针,千方百计保障江苏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一、正确看待当前的问题和困难

    1991年0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重读《实践论》

    林皋

    <正> (一)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这是它区别于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可知论以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特征.对于这一本质特征,毛泽东在其所撰写的重要哲学著作——《实践论》中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他认为,旧唯物主义者之所以不懂得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实践和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实践排斥于认识领域之外.所以,要正确地揭示认识的本质,首先必须打破旧哲学的传统偏见,引入和建立科学的实践观,并使之在认识论领域中占据最首要的地位.

    1991年02期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克思主义者对“科玄论战”的二度超越

    高瑞泉

    <正> 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科玄论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这不仅指2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超越论战之两造,介绍了唯物史观的历史决定论原理,而且指30年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探索,在更深刻更正确地回答那次论战所提出的哲学问题的同时,弥补了以往对唯物史观理解的缺陷,特别是扬弃了机械决定论的倾向,由此构成对"科玄论战"的二度超越,留给当代马克思主义者一笔值得珍视的哲学遗产.

    1991年02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下载次数:3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古代的人才认识论

    张祥浩

    <正> 人才的认识问题,在古代的哲学认识论里和人才思想里,互相贯通,密切联系着,特别是在隋唐实行科举制度以前,取士没有考试成绩作为标准,这一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今天我们探讨古代的人才认识理论,对于发掘古代的哲学认识论和人才思想都有意义.一、观其所行察其所为这是古代认识人才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源于孔子.孔子提出"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

    1991年02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论权利的实现

    公丕祥

    <正> 权利的实现也就是现有权利的实现.如果现有权利中的抽象设定和普遍要求,不通过权利的实现这一中介环节,转化为公民的具体单个的行为,那么现有权利中的基本设定就不能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得以实现,因而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纸空文.因之,权利的实现过程,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展示了权利现象的社会价值及其意义.

    1991年02期 55-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刑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评沈家本对犯罪主观心态之研究

    钱大群

    <正> 沈家本,号寄簃,清代浙江归安(今吴兴)人.他在光绪及宣统年间曾任刑部侍郎、大理寺卿及修订法律大臣等职,对清末的法律改革作出过重要贡献.沈氏对法律和法学的研究极为精深,所著《寄簃文存》、《历代刑法考》等是中国法律史研究方面的重要著作.他根据世界法律制度的新趋势,看到了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法律制度的落后与野蛮,从而竭力主张改革旧的封建法律制度,以迎合世界历史的新潮流;在这一过程中,他对刑法领域中的许多基本制度潜心研究,推陈出新,使自己成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变化时期的刑法理论的先进代表.其中他对封建刑律中犯罪主观心态的研究,就是突出的一例.

    1991年02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政治多元化”理论剖析

    惠平福

    <正> 资产阶级的民主理论涉及三权分立学说、人权学说以及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观等诸多方面,这里仅就近些年国内外比较流行的所谓"政治多元化"的主张作一番剖析.如何正确地认识西方的政治多元化理论"政治多元化"的思想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当时有人主张,在手工业和商业集中的城市,城市手工业者建立的行会、商人建立的商人公会,以及势力强大的教会等是先于国家而存在的,因此,主权不能由封建国家独有,而应当由各社会团体所共有,政府仅是各社团中的一个.既然社会是多元的,主权当然也应当是多元的.政治多元化思想的提出,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这种思想代表教会、行会、公会等社会团体的利益,要求限制

    1991年02期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依靠人民群众和依靠科技进步的一致性——兼谈一般性的社会劳动和科技劳动

    罗林

    <正> 一、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如何对待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英雄史观,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人民群众只是一群盲目的、无所作为的"群盲",是"中性物质",是"供实验的材料",好比一连串的零,只有把英雄人物这些实数加在这些零的前面,才能成为有意义的数字.与此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历史是一部生产发展史,也是一部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就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座大山压得

    1991年02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语言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区分度互补原理

    李葆嘉

    <正> 一、引论在人类生活中,有两大基本符号系统,这就是交际系统与记录系统.交际系统包括手势、体态、实物、烽火、鼓声、口哨语等等;记录系统包括结绳、系珠、契刻、数豆、图画记事、粘土记事等等.语言属于前者,而文字属于后者.从文字起源来看,无论前文字是图画样式,还是粘土标志,这二者都不是记录语言,而是直接记录人的思想观念.这些表达意念的象征性符号其有超语言的性质.只有在前文字系统中的符号经分解,与语言交际系统中的单个符号(词)取得对应,并用语言符号也必用语言符号来释读文字符号时,才使人们逐渐形成了文字是语言的派生,文字的功能仅在于记录语言的观念.语言符号的能指是语音,所指是语言化的概念即语义.文字符号的能指是字形,所指是文字化的概念即字义.语音指称字形(在文字中为字音),而沟通了语义和字义,因

    1991年02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从汉语特有词类问题看语法的宏观研究

    刘丹青

    <正> 一、何谓语法的宏观研究1989年,笔者曾在《汉语学习》上撰文呼吁加强对汉语的宏观研究,并提出了亟待引起重视的五个宏观课题.本文将围绕汉语特有词类这一课题来探讨现代汉语语法宏观研究的有关问题.宏观研究跟微观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宏观研究需要展开一些更大课题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必须有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微观研究成果作基础.而微观研究也应该逐步建立起宏观的立足点,以突破课题本身的局限,使微观成为宏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提倡的宏观研究,更主要的是一种思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课题.

    1991年02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9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论语言与人性的本质联系

    申小龙

    <正> "人有语言才是人",这是19世纪欧洲语言人文主义有关语言和人性关系的一个深刻命题.德国哲学家赫尔德在《论语言的起源》一书中对人的心智的语言性作了生动的思辩:当人的心智力量行使得如此自如,以致他仿佛能从所有通过感官获得的感觉洪流的整个海洋中分离出一股波浪,而且能够暂时止住这股波浪而仔细注视它,并且还意识到这种注视——这时人就显示出了反思.而靠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这种清楚的认识发生呢?——通过

    1991年02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化和语言结构的变化

    余志鸿

    <正> 语言的演变总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会在现实中留下它的踪迹.犹如人们从树轮观察树的历史,从地层观察地球史一样,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历史资料和区域变体来探索语言演变的脚印.本文试从这方面讨论一下北方汉语词尾"儿"[?]的演变,'以及它对汉语语言结构的影响.一、北方汉语的儿化现代北方汉语中,作为词尾附在词根后的"儿",不仅与前接词根抱成一团,合成一个音节,而且促使词根发生音韵变化.例如当词根是-i和-n韵尾时:盖儿gai+er→gair→[ker]

    1991年02期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江村人家

    王淮冰

    <正> 不久前,我又来到有社会科学调查基地美称的江村——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我在村上住了五天,和吴江县委研究室的倪明同志,先后访问了二十三户人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即在开弦弓村作社会调查,不仅能得到干部的积极协助,而且处处都受到群众的热情欢迎.江村的干部群众把前来作社会调查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看成是农民的朋友和知心人,因而有问必答,有意见就谈.下面就讲讲访问江村人家所了解的一些情况和自己的看法.

    1991年02期 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毛里和子 ,徐大光

    <正> 一、在改革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生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贯彻,和全国性可耕地的减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日趋突出.至80年代初,据中国的某些推算,由于耕地减少和劳动力过剩,到2000年,将有4亿农业人口必须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可是到2000年中国城市能够容纳的农业人口,充其量不过3000万人.据有的推算,这只占必须从农村转向城市的2亿人口中的15%.那么,下余的1.7亿人究竟将去向何方呢?十年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在产业之间的转移(向非农业部门的转

    1991年02期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社会科学——省部分专家学者赴灌南县考察综述

    张立华,李志军

    <正> 应灌南县人民政府的邀请,1990年10月底至11月初,由《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省计经委若干专家、学者组团,赴灌南县进行考察.在几天的时间里,考察组先后考察了灌河口、不同规模的乡镇工业等.并详细地听取了灌南县有关方面对灌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设想.在考察结束前,专家、学者就灌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进行了讨论,形成了若干思路,现将讨论发言的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1991年02期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企业发展能力的定量分析

    祝瑞林

    <正> 所谓企业发展能力,就是企业通过近期努力,消除短期行为,在增强应变市场本领,求得自身发展的同时,表现为一种追求长期发展,实现企业长远目标的能力.它由四个经济数量指标反射出来.第一,经营能力指标.反映企业为寻求自我发展提供的现实行为能力.最能体现企业经营能力结果的,是利润增长率.其公式为:

    1991年02期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袁文才、王佐被错杀的原因

    渝柴民

    <正> 袁文才、王佐被错杀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其中主要有:一、边界各县存在的土客籍矛盾是错杀的基本原因.土客籍矛盾是边界历史遗留下来的特殊问题.袁文才是客籍的首领,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等人是土籍革命派领袖.他们曾经有过联合,但随着斗争的日趋残酷和艰苦,土客籍矛盾逐渐尖锐起来,社会上也有"客籍人的枪,土籍人的党"之说.袁、王不大听特委的领导,特委也有人认为袁、王闹独立性,是潜在的敌人.二、党的六大通过的《苏维埃组织问题决议案》"对土匪关系"的错误思想,是造成袁王被杀的根本原因.六大决议曾指出:土匪"首领应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即令他

    1991年02期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观点的现实意义

    李福才

    <正> 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看到它与周围其它事物的联系;既要了解事物的正面,又要了解它的反面,既要认识事物的现状,又要认识它的过去和将来.当前,我们党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的整体.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而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就是为了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为保证改革开放健康地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为,四项基本原则制约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避免经济建设滑向资本主义道路.

    1991年02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7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好一部人生的悲喜剧——《西游记》文化心态透视

    杨俊

    <正> 《西游记》以独具的包容性融汇了人类在选择人生之路后的艰难、坎坷的历程.作品通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的出世、入世,殊途同归、共同迈向西天——极乐世界这样一个带有传奇性的故事,展现了人类各方面的优点和惰性,十分真实感人.在这场人生脱胎换骨的大事业中,蕴含着一个伟大而深刻的真理——人定胜利.无论通向西天的道路有多少灾难、险阻,人总是胜利者.人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尽管有神灵在左右,但作为人类智慧集中体现者孙悟空能借天与如来佛比试,同玉帝抗衡——号"齐天大圣",这就从哲学意义上高度赞扬了人的伟大.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孙悟空的前半生是光辉灿烂的,但"大闹三界"之后,他终于未能跳出如来佛的掌心;被唐僧所救,又套上了"金箍",西行路上处处受唐僧限

    1991年02期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苏省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项目

    1991年02期 10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