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全国社科工作办举报电话:010-63098272。

   

期刊名称:江苏社会科学

创刊时间: 1990年7月

主管主办单位:

 江苏省社科联

出版单位: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副主(主持工作): 吴 玲

刊  期: 双月刊

CN:32-1312/C

ISSN:1003-8671

♦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

♦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国家百强报刊

♦CSSCI来源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江苏省十强社科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访问量:480472
日访问量:21

教育战略研究

  • 对南京市沙洲中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

    傅明宝;孙迪;

    <正>一、一所引起关注的城市初级中学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即从封闭半封闭式的农业社会向开放式的城镇工业化社会转型。[1]进入21世纪,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至2008年,全国已有9个省份城镇化率超过50%,最高的是上海市,达到87.5%。[2]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如潮水之势,务工人员不断进入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2年S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市民社会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启示

    孙军;

    市民社会既是一种理论工具,也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它为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市民社会的理论框架下,政府、社会、市场、大学地位得到明确,关系得到明晰。

    2012年S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论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阳曼超;孙启进;

    当前,学前教育被置于国家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位置,而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则是重中之重。要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必须首先了解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即宏观上农村学前教育机构严重不足、幼儿入园率较低、微观上教育教学场地和设备缺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小学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缺失或落实不到位以及师资不足、待遇差、流动性强等。必须从强化政府责任和更新幼儿家长教育观念两方面入手,采取相应措施,才能解决上述问题,不断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2012年S1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2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素定位

    王凤军;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对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要素进行准确定位。培养要素定位应突出灵活的专业设置机制,较强的高端技能培训,过硬的"双师素质"师资队伍,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

    2012年S1期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网络公共领域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

    张峰;

    互联网络具有匿名性、互动性、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特点,因而深受民众喜爱,越来越多的民众借助于互联网表达意愿、参政议政。网络公共领域的形成,打破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机制,对政府合法性产生了极大挑战。作为社会主要治理者,政府应该直面挑战,立足现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执政模式,才能满足公共利益日益多元化的诉求,提高治理的合法性。

    2012年S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师德建设与大学精神

    何菁;孙松平;

    <正>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贯穿高校师德的始终,为其提供动力,开辟源泉,营造氛围;而高校师德贯穿大学精神传承的始终,为其丰富内涵,夯实基础,拓展新境界。大学精神体现大学学人的精神面貌和群体意识,并通过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的启迪、陶冶,形成一定的氛围;而教师是大学精神培育、发展、积累、传承的奠基人,对学生的影响也最直接最具感召力。

    2012年S1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创建高职院校学习型领导班子

    刘长安;周世青;

    <正>一、必须更新学习理念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质量,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提升,对于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来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课题。因此创建高职院校学习型领导班子,不仅是班子成员个人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紧迫需求。

    2012年S1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生态文明的视角论大学生责任教育

    宁晓明;黄治东;

    社会的生态文明是人类一直追求的文化伦理境界,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责任意识和理念,采取了不负责任的行为,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就很难落到实处。大学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主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教育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2年S1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弱者的“日常反抗”及其农村教师的适用性研究

    葛春;夏正宝;

    "日常反抗"是斯科特用以研究农民反抗的社会学概念,是指处于弱者地位的一方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强势控制力所施加的持续性、隐秘性的不合作与抵制。斯科特的"日常反抗"对研究国内处于"体制内弱者"地位的农村教师而言,将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发。

    2012年S1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方向与途径

    张小军;

    高职院校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科研工作应当成为其重要职能之一。针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在科研工作上存在的差异性,厘清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内涵与外延,分析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探明科研途径,找准科研重点,突破科研瓶颈,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水平。

    2012年S1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实证思考

    金友鹏;

    本文基于职业教育集团办学运行机制的实证分析,从集团化办学中"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国际合作"三个领域内,探讨办学权利、办学特征、典型案例,以期为职业院校创新教育与科研,提供一点借鉴与参考。

    2012年S1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从成本角度看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支撑

    江莉莉;孙莉玲;

    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在20%左右。政府、高校、社会一直在努力探索有效方式解决这些学生的就学问题。本文从资助体系各主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入手,提出使多维度立体资助有效执行的架构,同时,对目前资助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

    2012年S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教改的科学性

    孙建呐;

    全面推进由学历教育向任职教育的转型,是军队院校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适应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战略构想的重大举措。本文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提出必须确立符合时代发展和使命任务的教改原则: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作为推进教改的方向和动力;树立需求牵引、岗位指向,问题中心、能力本位的教改原则和标准;坚持走统筹兼顾、内涵发展的教改路子。

    2012年S1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思想研究

  • 高职院校领导能力分析

    杨青;王玲;

    <正>一、问题边界的界定(一)领导者不是管理者。按照哈佛大学商学院约翰.科特教授的理解,管理主要针对处理复杂的问题,优秀的管理者通过制定正式的计划、设计规范的组织结构以及监督计划实施的结果,从而达到有序和稳定。

    2012年S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建构主义视角解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语境

    陶然;

    思想理念的指导,精神支柱的支撑以及价值观念的培育等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而言,尤为重要。然而当我们急需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时,不禁发现正面临全新的工作语境。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从双重建构、有效对话及关注体验的视角进一步厘清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关乎社会与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语境做深入剖析。

    2012年S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3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以真启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育人功能的路径

    杨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历史学科的知识性与思想性为基础和平台,以历史科学对"真"的执着追求,探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真启善"的教学新理念和开放式专题教学模式,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对大学生的人性善的启导。

    2012年S1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的需要差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赵勇;王金情;

    <正>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根据教育对象的需要和思想实际的差异等情况实施不同内容和形式的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做工作一定要把握这些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

    2012年S1期 6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5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时代大学生应树立健康的人际交往观

    褚政;赵元立;

    <正>网络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新手段和新方式,很快得到大学生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它在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规范并合理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强现实生活中师生和学生之间交往四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对大学生在网络时代树立科学的人际交往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S1期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古代美育思想发展述评

    任元军;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美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因而,梳理我国古代美育思想的历史发展,把握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对提高当今学校美育的自觉性和准确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2年S1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当代大学生公民教育影响因素探析

    熊中宏;孙永艳;

    本文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分析了转型社会的特点及现代公民的基本指向,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生公民教育的主要影响因素,期望能为制定大学生公民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和实践体系提供参考借鉴。

    2012年S1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徐九春;蒋丽芬;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机构,肩负着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高职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着应用技术领域的创新水平。本文简述了创新能力的内涵,阐明了高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2012年S1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定性分析及数学模型

    张宁;

    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既是极为重要又是十分困难的领域。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其素质、科研、教学和其他工作等方面,在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注意从评价维度集、评判集、评价指标权重、模糊关系矩阵和模糊评价矩阵等方面进行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数学模型的科学构建。

    2012年S1期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论培育军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顾永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培育军校学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员的思想道德建设,确立"全员培育"的新观念,使军校大学生树立和具备"军魂"意识、使命意识、时代精神、法纪观念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成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有用之才。

    2012年S1期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实践

    陈新新;

    当前,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我国高校教育正处于体制改革和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中,教育改革越是深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就越需要科学的回答。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和周期性长的特点,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促进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着重探讨了在高校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实践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2012年S1期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中学生的低碳素养教育初探

    肖云雅;朱国伟;龚洁;

    在当前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下,本文以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为例,对高中生的低碳素养作出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如何提高全民低碳素养,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2012年S1期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职教育变革与辅导员发展的适应性

    陈洁瑾;薛艳;

    高职教育变革呈现出对象多样化、培养目标独特性、办学开放性等三大特点。当前高职教育变革与辅导员发展存在诸多不适应现象,高职院校可以从工作方式、成长路经、职后提升、组织设计等方面的专业化角度入手,打造专业化的辅导员团队,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发展适应性问题。

    2012年S1期 9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创新

    杨晓华;

    本文基于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新要求,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德育课程体系,引入课堂,通过职业院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创新教学,构建职业院校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范式。

    2012年S1期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现代职业素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机制

    龙银成;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高职院校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整合各方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做好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以期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培养合格人才,早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2012年S1期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4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培育学员战斗精神

    李逢彦;白春民;

    先进军校校园文化是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生成的精神源泉和沃土,采取科学有效的战斗精神培育途径,成为了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生成的必然要求和可靠保证。

    2012年S1期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如何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推进党的十八大精髓“三进入”

    张国军;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精辟分析了我国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科学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统一思想的宣言书、科学发展的动员令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又好又快推进十八大精神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头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头等大事和第一位的政治任务。

    2012年S1期 11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7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育管理研究

  • 澳大利亚TAFE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的路径及启示

    黄斌;

    <正>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历经不断的发展与变革,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建立起了以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1995年颁布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简称AQF),和1998年建立的国家培训包(Training Package),大大地促进了学习者在不同类型或层次的学习机构间转移,实现了各类教育和各层次教育间的相互衔接,使正规教育证书与非正规教育证书、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能够相互承认和沟通,构建起了完善的职业教育"立交桥"。中央技术学院(Cent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CIT)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和沟通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12年S1期 113-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现状及个体差异分析

    高晓琴;袭开国;

    目的:探讨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现状及其个体差异。方法: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结果:(1)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对就业情况,满意的人数占11.3%,不满意的占54.6%;(2)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性别、生源地和是否有实习经历的差异(P<0.05)。结论:多数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对就业情况不满意,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2012年S1期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从受助意愿谈大学生的资助新体系

    戴宏;

    国家的教育体系为每个人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高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涵不断深化,力度不断加大,这既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更赋予了时代意义。在国家财政完全有能力解决大学生求学困难的前提下,如何更好的协同社会力量,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2012年S1期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系统的构建

    杨正才;

    从学校力量与公安力量相结合、职能部门的专职保卫干部与保安队员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职能部门与机关、院系相结合、广泛教育与重点防范相结合、突发事件处理与长效管理制度管理相结合、信息预警与严密防范相结合、规范管理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八个方面着手构建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系统。

    2012年S1期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影响当前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的因素

    汪玉侠;李平;

    目前大学生课堂学习不投入的现象比较普遍,原因很多,但是大学教师教学中所表现的"目中无人"、"教法单一"和"缺乏激情"等行为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要改变现状,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这样既能促进大学生的有效学习,也能使自己从平凡的工作中收获快乐、实现自我。

    2012年S1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15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从绩差生入手开展班风学风建设的探讨及实施方案

    孙宏顺;

    "绩差生"作为班级中的一个敏感群体,他们的行为表现对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相关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绩差生产生的原因,并对促进"绩差生"转化的策略和实施方案制定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以此来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促进班级体的和谐发展。

    2012年S1期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5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高晓娟;

    本文以校园网建设中产生的技能知识为背景,介绍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特点及策略,并以校园网系统的架构实例分析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实现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用的现状,强调了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的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2012年S1期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学习型党组织在军校编辑部建设中的功能与体现

    郭婕;

    党的领导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领导。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军队院校的基层组织,期刊编辑部党支部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中,应紧密联系工作实践,在坚持党的办刊宗旨、增强党性原则上提高政治导向能力;在学习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上锻造扎实的功力;在弘扬大学文化、防止和消除不良学风的侵蚀上扩充战斗实力;在推进编辑思想作风建设上提升组织管理的凝聚力。

    2012年S1期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于高校林科类专业招生就业问题的探讨

    褚必海;孙学江;

    面对林科类专业毕业生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低、林业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大学生难下去留不住的严重局面,政府和高校应当有所作为。文章从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基本就业数据入手,系统的分析了林学专业学生的生源、就业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高校有效解决林科类专业招生就业面临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实现我国林业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保障。

    2012年S1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职业院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机制教育的实践

    许曙青;

    本文从职业健康与安全机制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及国内外现状研究,探析职业院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机制建设与实施的策略,以期通过建设与实施职业院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012年S1期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课程改革研究

  • 高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陈锁庆;

    针对迅速变革的职业教育给各高职院校带来的种种兴奋与压力,高职教育教学管理面临着各种挑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提升教学管理效果应重视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教学管理中应重视学生产生积极性的影响、教师集体价值观的培育、教师的领导力培养等,为学校内涵持续提升做好准备。推进高职院校管理制度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职教育教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2年S1期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校财务管理的若干问题

    刘德芳;

    <正>一、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1.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与矛盾高校扩招,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绝对数额上升,相对数额下降,非财政性经费支出的比例逐年上涨,部属院校和地方院校发展不平衡,为了争取更好的社会支持,争校址,争名誉,争生源,争人才,争资金,中专学校争升高职,专科学校争上本科学校,本科学校向研究型高校发展,激励的竞争,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这一阶段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如在校生人数剧增,学校定位不准确,师资、校舍、基建的匾乏,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带来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内涵头重脚轻、重心失衡。

    2012年S1期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浅谈如何加强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教育

    张晓琴;

    <正>一、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从国内高等教育的实践来看,由于我国中学生分科较早且兼有升学的竞争压力,造成了中学生素质教育在实际操作上的缺憾。其中,选择理工科方向的学生,人文素质的缺乏显得尤为突出。

    2012年S1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构建三层次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设想

    刘莹;黄晓勤;宋蓓茹;

    教学模式创新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交际互动式小班化课堂+自主式网络学习+立体化实践应用"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通过交际互动式课堂构建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结构;通过网络化自主学习平台设定以实训为主的自主学习体系;还通过以学生第二课堂为依托实施以学生语言应用为主的课外实践。这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将指令性教学与指导性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纸质教材与多媒体资源相结合,以及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网络独立自主学习相结合,突出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网络为支撑的教学特点。

    2012年S1期 161-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目标评价与因素分析——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

    姚清铁;

    本文通过对南京财经大学2011级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原理》课程学生进行抽样统计,评价双语教学目标的达成,并分析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提出应从明确教学目标定位、加强教学细节建设、针对学生订做恰当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入手提升《经济学原理》双语教学效果。

    2012年S1期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构建“军事信息化”任务型研究生外语教学设想

    蔡霞;邓娜;张卉媛;

    目前,我军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军队院校亟需探索优选原则指导下的"军事信息化"任务型外语教学新模式,以满足我军精英人才培养需求。本文不仅阐明构建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而且精心设计教学案例,真实再现教学全过程,凸显该模式对提升研究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现实意义,为军队院校创新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范例。

    2012年S1期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2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协同创新中政府对企业影响的数理分析

    王刚;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协同创新已经慢慢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新选择,企业与不同社会个体之间形成紧密的创新合作关系,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充分的资源。本文重点作为教学案例,重点分析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参与企业创新的不同方式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通过建立标准的时间—成本—回报模型,得出结论:政府可以通过参与方式的选择激励或者反向激励企业从事创新活动。这说明政府在企业的协同创新活动中仍然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2012年S1期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试析预设认知语用嬗变的主体依据

    李淑杰;

    预设究竟是语义逻辑所致,还是归属语用范畴?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不同的学者就此各抒己见,可谓见仁见智。认知语言学把意义看作语言分析的基础、立论之本,并且人们在认识周边世界的同时利用语言符号来反映自己的感知与感受。如果把这种理念应用于预设的语义操作机理上,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的语义与语用之争显得苍白无力。在图形/背景等认知原则的管约下,任何先前沉淀的环节均有可能成为背景,包括为字面意义所笼罩的部分、当事场景所覆盖的信息以及百科知识所提供的潜能等等。因此,在讨论预设时必须采取全息论的观点,将义元纳入与之相关的理想认知模型之中,然后再进一步探索它在认知域中的组构特征及动因。

    2012年S1期 178-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怀特海的课程思想看军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黄珊;周小丽;高湉湉;

    怀特海的课程思想全景式的描绘了大学教育的理想蓝图。他所提出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军校大学英语教育的改革具有很大启示。本文主要围绕军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怀特海课程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军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五点建议。

    2012年S1期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5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技能竞赛与专业课程多元互动

    李贵炎;杨益明;

    文章研究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与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相互介入进行互动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探索通过成立技能教学研究中心、设计技能式课程实践项目、设置技能竞赛项目"试验区"、培养技能研究型教学团队、构建多元互动性考核模式等途径加强互动建设内涵,形成互动建设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实施技能教学探究新的管理策略。

    2012年S1期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五年制高职秘书专业实务精品课程的认识

    汪蕾;

    本文基于五年制高职秘书实务精品课程建设基本内涵,探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五年制高职秘书实务精品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期为推进秘书实务课程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素质高、能力强的秘书人才。

    2012年S1期 188-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试析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写作的衔接

    李月明;

    衔接是语篇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衔接概念是一个语义概念,它是指形成语篇的意义关系。本文在韩礼德和哈桑衔接理论的指导下,主要分析了衔接手段在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不恰当使用,进而提出了一些供教师和学生参考的意见和建议,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运用各种衔接手段,增加文章的连贯性,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

    2012年S1期 191-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4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高职院校跨文化外语教学探析

    夏小华;

    从语言及文化的角度阐述了高职院校跨文化英语教学重要性,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语言成绩的高低并不能反映其跨文化能力的强弱,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育也需要跨文化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2012年S1期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军校留学生课程英语授课的特点与操作

    陈启飞;刘亚文;樊军;

    随着军队院校办学条件和教员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留学生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近年来,根据军校留学生教育的特点,留学生课程逐步由传统的以教员讲、译员译为主过渡到教员直接采用英语授课的模式。参与留学生课程教学的教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军政素质、教学能力和英语功底,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多年的留学生课程教学实践表明,采用英语授课的模式成效显著,受到了教员和留学生的极大欢迎。

    2012年S1期 199-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型本科金融学专业的课程改革

    盖锐;

    目前,我国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教学及课程设置,由于受历史的影响,大都没有脱离以前的办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改变。本文从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研究入手,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探索社会需求的金融人才应该具备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探索适应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新课程开发模式,构建高层次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

    2012年S1期 20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下载次数:5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军校英语教学的启示

    吕念;吴菊芳;苗露;

    新一轮全国大学英语教改会议深化研讨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和定义,提出了语言教学工具性,人文性和专业性的平衡,阐释了人文素养的全面含义及如何进一步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此次研讨启发军校在保持自身英语教学特色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注重语言教学的人文性,平衡语言教学的工具性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员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可持续性,全面培养学员的人文素养。同时借鉴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军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2012年S1期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外语教学中语用失误现象和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培养

    蒲婧新;

    <正>一、什么是语用学和语用失误语用学是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要做到真正理解和恰当使用一门语言,仅仅懂得构成这门语言的发音、词汇和语法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懂得这种语言与理解和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如词语的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话语的前提、说话人的意图、听话人的推断等等。

    2012年S1期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社会文化研究

  • 胡适的东亚国家现代化研究

    姚前;

    胡适先生(1891-1962)13岁时离别了家乡安徽绩溪上庄来到上海,先后学通古文,接触新学,经历学潮,又教过公学国文,代过低班英文、当过《竟业旬报》编辑。19岁时考取留美庚子赔款第二批官费生;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选修了14门哲学课、7门政治课、5门历史课,涉猎生物学、果树学、文学、心理学、建筑学、美术史,还拜在杜威门下选修4门学科。康大5年是胡适思想形成的关键期,奠定了他在文学、政治学、哲学基本素养。20世纪100年内,中国从封建帝国转向现代国家。胡适先生躬逢其时,成为中国近现代影响力最大的一位知识界领袖。所以,研究胡适思想是长期以来学术争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2012年S1期 215-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0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食指诗歌的诗情美

    戴惠;陈桉慧;

    <正>1966年的那一场"触及每个人灵魂的大革命"像滋生的浓烟包裹了每一个人的灵魂,在那个政治热情极度高涨,人的尊严地位严重错位的年代里,文学神圣的话语权也陷入了麻木般的窒息。但又是作为中国朦胧体诗歌创始人的食指,则更不可不说是不容忽视的。

    2012年S1期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双重话语空间的形成与框架建构

    贾哲敏;

    <正>一、双重话语空间的含义互联网公开性、平等性、集成性的传播特质改变了中国政治信息系统的运作方式,自媒体、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机制网络化、社会互动日常化。

    2012年S1期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10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军队院校网络文化的素质建设

    翁维玲;

    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军校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军营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军校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分析了军校网络文化对军校学员产生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阐述了推进军校网络文化素质建设的对策思考。

    2012年S1期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霍克思《红楼梦》英译底本分析

    鲍德旺;刘洵;

    本文以霍克思《〈红楼梦〉英译笔记》为线索,指出霍译《红楼梦》的底本并非仅为一家(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而是霍克思在参考多家版本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小说情节的理解而自己独创了一个"版本"。进而通过具体的译例,从人名、时间、细节以及章节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霍克思在翻译《红楼梦》过程中对原文所做的"改写",并指出对"西方读者"负责是霍克思对原文加以"改写"的主要目的,也是霍克思翻译思想的具体体现。

    2012年S1期 235-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跨文化写作成品的语境触发与模块建构

    温金海;

    跨文化写作通常受到思维推理、文化定势和高低语境等的影响,在目的语语篇的各个方面,比如,谋篇方式、语用特色、句法结构和组字原理上都能明显体现出源语的风貌。为了避免机械训练难以克服的僵化现象,文章主张借用语境线索的理念来搭建和沟通模块的正迁移,并谋划了可行性的策略与方针。

    2012年S1期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文明与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郭胜;朱杰;

    低碳旅游是我国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创建现代消费文明的必要选择。选择发展低碳旅游之路的同时,即意味着选择了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本文在分析低碳旅游消费方式的基本内涵念及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以无锡市为例,阐述了如何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2012年S1期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4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多罗茜·华兹华斯女性自然书写风格

    杨柳;

    近年来多罗茜·华兹华斯及其作品随着女性主义文学评论追寻女性文学传统的开展而引起了关注。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通过文本细读分析,探究多萝西独特的以多元化、立体化、包容性和宽容性为特征的女性书写方式。这种方式消解了西方逻各斯中心的二元化、单面化、排他性话语及其深层逻辑结构,建构了自然作为意象性主体的形象,模塑了自然与自我亲缘性互动的新型关系,并为发掘人类获得自我身份的新途径做出了努力。

    2012年S1期 249-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2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论《嫁得西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王卉;

    加拿大华人双语小说作家李彦的长篇小说《嫁得西风》,描写了一群性格各异、观念不同的华人移民女性在枫叶国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历程。作者对其中三位知识女性的刻画尤为用力:她们有的毕生沉浸于对初恋情人的守望;有的重复感受着爱人离去的失落;有的因理解的缺失,使婚姻陷入僵局,爱情迟迟未得圆满。作品成功塑造了这些个性鲜明、经历曲折,对爱情充满虔诚和渴望的知识女性形象,体现了作者对海外华人女性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2012年S1期 253-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